湖北环评和竣工验收公示信息网

联系方式
- 作者:
- 来源:
- 日期: 2019-12-16
- 浏览次数: 1068次
表一 建设项目说明
建设项目名称 | 改扩建浠水县绿杨乡卫生院门诊楼 | ||||
建设单位名称 | 浠水县绿杨乡卫生院 | ||||
建设项目性质 |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迁建 (划√) | ||||
主要产品名称 | / | ||||
设计规模 | 设计最大接诊人数为100人/天 | ||||
实际规模 | 实际接待就诊人数100人/天 | ||||
现场监测时间 | 2019-12-25 | ||||
投资总概算 | 200 | 环保投资总概算 | 25 | 比例 | 12.5% |
实际总投资 | 200 | 实际环保投资 | 28 | 比例 | 14% |
验收监测依据 | 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 污染影响类》(环办环评函 [2017]1529 号); 2.《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国环规环评[2017]4 号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682 号,2017.10); 4.《湖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规定》(鄂环[1996]41 号); 5.《改扩建绿杨乡卫生院门诊楼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6.关于浠水县绿杨乡卫生院改扩建浠水县绿杨乡卫生院门诊楼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的函(浠环函[2012]320号); |
||||
验收监测标准标号、级别 | (1)废水排放标准:医疗废水排放执行 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 2 预处理标准(pH6~9,COD≤250mg/L,SS≤60mg/L,BOD5≤100mg/L,动植物油≤20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0mg/L,粪大肠杆菌≤5000MPN/L),生活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三级标准及浠水县城区污水处理厂接纳水质标准,氨氮浓度限值参照《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 (2)废气排放标准:备用发电机燃油废气排放执行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排放执行 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 3 相应限值要求。 (3)噪声排放标准:项目环境噪声执行 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 类及4类标准。 固体废物排放标准:医疗废物贮存间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 2013 年修改单中的相关要求。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属于危险废物,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表 4 中医疗机构污泥控制标准要求。 |
表二 建设项目的工程概况
- 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性质:改扩建
建设地点: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绿杨大道73号
建设单位:浠水县绿杨乡卫生院
项目实际建设内容及规模:
湖北黄冈市浠水县绿杨乡卫生院门诊楼位于浠水县绿杨大道73号,本项目门诊综合楼建筑面积1050㎡,建筑占地350㎡,门诊综合楼内部设置全科诊室、药房、收费室、注射室、心电图室、检验科、痔瘘科、妇科、计划生育室、国医堂、医保办、党员活动室、院长办公室、保安室配套科室。门诊楼内部设卫生间3个;医疗废物暂存间一间(20㎡);污水处理系统一套,并设置雨污管网。最大接诊人数为100人/天。浠水县绿杨乡卫生院住院部建筑面积1305㎡,建筑占地435㎡,住院部内部设置输液大厅,配药室,急救室,妇产科,待产室,母婴室,浴婴室,护士站,手术室,病案室,病房若干,病床床位19个。
该项目建设工程已于2015年建设完成,并于2017年投入运营,各类医疗设备和环保设施运行正常,具备竣工验收监测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的要求,公司于 2019 年 12 月委托湖北中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项目废水进行了监测,公司根据监测结果及厂区环保措施落实情况,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文件,编制了该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表。
- 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项目总投资 200 万元,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组成见表2-1。
表2-1 项目组成一览表 | ||||
工程内容 | 项目名称 | 环评报告内容 | 实际建设内容 | |
主体工程 | 门诊楼 | 架空层 | 车库、医疗废物暂存间 | 与环评一致 |
一楼 | 建筑面积 350㎡,保卫室、药房、全科诊室、注射室、收费室等 | |||
二楼 | 建筑面积 350㎡,心电图室、检验科、痔瘘科、妇科、计划生育室、医保办 | |||
三楼 | 建筑面积 350㎡,党员活动室、院长办公室、院办公室、一体化办公室 | |||
住院部 | 一楼 | 输液大厅、配药室、急救室、妇产科、待产室、母婴室、浴婴室 | / |
|
二楼 | 护士站、手术室、病房若干 | |||
三楼 | 病案室、病房若干 | |||
辅助工程 | 办公室 | 在3F 设有院长办公室和院办公室等 | 与环评一致 | |
食堂 | 有食堂,食堂没有隔油池 | |||
公用工程 | 供电系统 | 由浠水县电力公司绿杨供电所引进供电,一年用电大概5万度 | 与环评一致 | |
给水系统 | 由绿杨水厂引入,及自给 | |||
排水系统 | 生活污水一般处理,直接排放到下水道 | |||
环保工程 | 噪声处理系统 | 合理布局、墙体隔声、距离衰减、减振 | 与环评一致 | |
废水处理系统 | 医疗废水经过一体化处理设备处理,排放到乡管污水处理站 | 与环评一致 | ||
废气处理系统 | 污水处理站周边设置隔离带;食堂油烟采用效率为 85%以上的净化器处理,引至厨房建筑天面室外排放;备用发电机废气通过合理的通风排烟系统设计,直接排放,备用发电机放置于架空层北侧中部。 | 与环评基本一致,由于医院员工多为当地居民,不在医院就餐,食堂没有投入使用,故没有安装油烟净化器 | ||
固废处理系统 | 分类收集处置,生活垃圾、餐厨垃圾交由乡镇保洁公司处置,日清日运;医疗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医疗废物临时存储间位于架空层西北角;污水处理污泥定期清掏、消毒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隔油池废油交由处理能力的单位处理 | 与环评一致 |
项目门诊最大接待患者人数规模为100人/天。
- 项目主要设备
表2-2 主要使用设备 | ||||
序号 | 设备名称 | 型号 | 单位 | 数量 |
1 | 血液细胞分析仪 | 迈瑞BC-2900 | 台 | 1 |
2 | 电解质分析仪 | 迈瑞XT-921C | 台 | 1 |
3 | 彩色B超机 | DC-3 | 台 | 1 |
4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 迈瑞BS-220 | 台 | 1 |
5 | 血凝仪 | / | 台 | 1 |
6 | 纯水机 | / | 台 | 1 |
7 | 电疗仪 | 北京FK998-G | 台 | 2 |
8 | 电子针灸仪 | 苏州SD2-11 | 台 | 1 |
9 | 超短波治疗仪 | 汕头DL-C-B | 台 | 1 |
10 | 牵引床 | 华康宁CDK-QC2000D | 台 | 1 |
11 | 熏蒸康复床 | 华康宁CDK-2000 | 台 | 1 |
- 项目原辅材料消耗
序号 | 名称 | 单位 | 年消耗 | 来源、用途 |
1 | 75%酒精 | L | 40 | 伤口消毒等 |
2 | 90%酒精 | L | 5 | 配置75酒精 |
3 | 84消毒液 | L | 150 | 卫生消毒 |
4 | 碘伏 | L | 50 | 杀菌消毒 |
5 | 戊二醛 | L | 3 | 医疗器械消毒 |
6 | 双氧水 | L | 10 | 伤口消毒 |
7 | 溶血素 | L | 2.5 | 血常规检查 |
8 | 血液稀释液 | L | 200 | 血常规检查 |
9 | 血液清洗液 | L | 50 | 血常规检查 |
10 | 肌酐 | ml | 140 | 生化检验 |
11 | 高低密度 | ml | 400 | 生化检验 |
12 | ALP碱性磷酸酶 | ml | 180 | 生化检验 |
13 | CHO胆固醇 | ml | 960 | 生化检验 |
14 | ALT谷丙转氨酶 | ml | 1100 | 生化检验 |
15 | AST谷草转氨酶 | ml | 1100 | 生化检验 |
16 | ALB白蛋白 | ml | 1100 | 生化检验 |
- 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情况
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 1;项目周边环境情况及保护目标分布图见附图 2。
四、公用工程
1、供电
本项目用电由浠水县电力公司绿杨供电所引进供电,供电能力充足,可满足项目用电需要。本项目内部设置配电室,向办公生活,照明及配套的公用系统设施供电。一年用电大约5万度
2、给排水
(1)给水
项目给水由市政管网供给。项目用水主要包括生活用水、医疗用水。项目床位上物品和工作人员工作服集中至洗衣房处理。项目设食堂,不设宿舍,由于医院员工多为当地居民,不在医院就餐。
①医护人员办公生活用水
本项目劳动定员为 32 人,年用水量为1000m³/a。
②医疗用水、化验室用水
本项目医疗用水及化验室用水年用水量为 200m³/a。
(2)排水
本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就近排入雨水管网进入水体;项目废水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办公生活污水)、医疗废水等。生活污水经污水管道汇集后和医疗废水经自建一体化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一起排入市政管网,进入浠水县城区污水处理厂。
全厂给排水平衡见表5
序号 | 用水明细 | 新鲜水量(m³/a) | 损耗水量(m³/a) | 排水量(m³/a) |
1 | 生活用水 | 1000 | 280 | 720 |
2 | 洗衣房用水 | 500 | 100 | 400 |
3 | 医疗用水 | 100 | 20 | 80 |
4 | 化验室用水 | 100 | 20 | 80 |
合计 | 1700 | 420 | 1280 |

图 2-1 项目的水平衡图
五、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劳动定员:项目劳动定员 32 人,其中医护人员 20 人,其他管理及后勤人员 12 人。
工作制度:医护人员,每班工作 8 小时,年工作日 365 天;管理及后勤人员一班制,每班工作 8 小时,年工作 286 天。
表三 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一、项目运营流程及产污环节
项目流程及产污情况见图3-1。

图3-1 项目运营流程及产污情况
1、项目流程简述:
(1)患者到来,通过接诊检查,需要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准备进行肾透析,肾透析设备一人一机的治疗模式,各种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采用一次性耗材。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血液透析治疗区。
(2)患者透析开始时,将患者的血液血管通过导入动脉管道到达透析设备,血液和透析液借助于透析设备内的反渗透膜进行交换,交换后的透析液作为医疗废水进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而被“净化”后的血液经过静脉管道重新输入患者体内,全过程无血液流失。
(3)患者透析结束后,沾血液的输出入管、透析器等一次性器材有专门的医护人员进行清理收集,作为危险废物进行收集 、暂存及处置。同时对透析过滤器进行清洗,清洗剂为有机酸(柠檬酸),产生的废水为透析设备清洗废水进入自建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备注:本项目不接收有传染病的病人,项目在为病人做血液透析前需要对病人做一个传染病的检 查(传染病的检查用试纸检查可知),病人通过检查确认病人没有传染病后,才能为病人提供血液透析服务,如遇传染病人,应转移到其他专门的传染病医院治疗。因此,透析废水不具有传染性。)
2、透析原理
透析是将肾病患者的血液与透析液分置在反渗透膜两侧,利用不同的浓度和渗透压互相进行扩散和渗透治疗方法。透析液可将肾病患者体内多余的水及代谢废物(尿素、尿酸、蛋白以及糖类)排出体外,并从透析液中吸收机体缺乏的电解质及碱基,以达到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
反渗透纯水与两种透析液浓缩液混合,经过加热、除气后形成符合临床治疗要求的透析液,透析液经过细菌过滤器滤除细菌吸附内毒素后,由泵输送到透析器内与患者血液通过透析器膜进行交换,在弥散的作用下清除血液里的毒素,同时调节电解质水平和酸碱度。由于平衡腔的原理,透析液流入量和流出量在体积上平衡,机器通过超滤泵形成负压将患者体内多余的水抽出,改善水滞留状况。在体外血液循环回路中,血泵将血液由动脉端引出,血液持续进行肝素化后通过透析器膜与透析液进行交换然后回到静脉端。

图3-2 血液透析原理图
(3)透析水制备流程
由于每次透析治疗需要透析水,因此透析前还需制备透析纯水,其工艺流程如下见图3-3

图3-4 透析水制备流程
本纯水系统采用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树脂软化器、保安过滤器作为前级处理,有效除去原水中的悬浮物、泥砂、微粒、有机硅胶体、有机物、异味、余氯,硬度等杂质,使经过处理后的原水符合反渗透的进水要求,然后进入程控反渗透装置,去除水中的溶解性盐类物质、细菌、致热源等,其产水电导率≤5μs·cm (20℃),出水水质符合相关血液透析用水标准。
(4)污水处理站工艺流程

图3-5 项目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流程简述:
污水由排水系统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的格栅井,去除颗粒杂物后,进入调节池,进行均质均量,调节池中设置液位控制器,再经液位控制仪传递信号,由提升泵送至 A 级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酸化水解和硝化反硝化,降低有机物浓度,去除部分氨氮,然后流入 O 级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好氧生化反应,O 级生物分为两级,在此绝大部分有机污染物通过生物氧化、吸附得以降解,出水自流至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后,沉淀池上清液流入清水池后经二氧化氯发生器消毒后排放。
由格栅截留下的杂物定期抽吸收集后委托具有相关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二沉池中污泥部分回流至 A 级生物处理池,另一部分污泥至污泥池进行污泥硝化后定期抽吸收集后委托具有相关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再处理。
表四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处理及排放流程
一、主要污染源、环保措施和排放去向
(1)废气
本项目废气来源主要为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恶臭及备用发电机燃油废气。
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恶臭,污水处理设施采取化粪池--A/O/O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属于地埋式,且污水站各池体均被密闭、各可能产生异味的池体分别设置空气管进行曝气和好氧消化,恶臭气体产生量少,通过合理选址,同时在周边设置隔离带来隔离污水处理产生的恶臭+;备用发电机燃油废气,备用发电机运行时间极少,且为间歇式排放,其废气产生量也极少;
(2)废水
项目废水主要为办公生活废水、医疗废水、化验室废水;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三级排放标准后,通过污水管网进入经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浠水县城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进行后续处理;本项目的透析废水、化验室废水经收集统一进入自建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二预处理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后进入浠水县污水处理厂做进一步处理。
(3)噪声
项目噪声污染源主要来自污水处理站设施运行噪声、备用发电机运行时及配电设备等产生的噪声。项目备用发电机噪声源强大,但运行时间短,只在停电时启用。配电设备噪声源强较小,项目将备用发电机、配电设备设置于医院负一楼架空层,经过墙体阻隔,设备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噪声主要为水泵和风机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在设计中采取消声隔音及减振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噪音传播,水泵等噪声较大的设备一体化机身内部,由钢构外壳阻隔,影响比较小。
(4)固废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包括医院员工(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和就诊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交由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危险废物包括医疗废物、污水处理污泥,项目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暂存,委托有医疗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及时清运处置,污水处理污泥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主要污染物处理及排放情况见表 4-1。
表 4-1 主要污染物处理和排放 | ||||
内容 类型 |
排放源 | 污染物名称 | 防治措施 | 治理效果 |
大气污 染物 |
污水处理 设施 |
NH3-N、H2S | 污水管道及处理设施密闭设置,各可能产生异味的池体分别设置空气管进行曝气和好氧消化,加强污水处理站周边的绿化,并设置隔离带 |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 准》(GB18466-2005)表 3 污水 处理站周边大气污染物最高 允许浓度限值 |
水污染物 | 医疗污水 | COD、BOD5、 SS、NH3-N、动植物油、总余氯、粪大肠杆菌 |
化验室废水通过一体化污水处理站处理,处理达标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再进入浠水县城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 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 2预处理标准 |
生活废水 | COD、BOD5、 SS、NH3-N、动植物油 |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标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再进入浠水县城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 满足浠水县城区污水处理厂水质接管标准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 | |
固废废物 | 医院 | 医疗废物 | 设置 20㎡危废暂存间,交由有危废处理资质单位处理 | 不外排 |
办公生活 | 办公生活垃圾 | 由环卫部门处理处置 | ||
危险废物 | 医疗废物 | 暂存于医疗垃圾暂存间,最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 准》(GB18597-2001)及 2013年修改单中的相关要求 |
|
污水处理设施污泥 | 清掏消毒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 |||
噪声污 染物 |
本项目噪声主要来配电设备、备用发电机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噪声设备合理布置、墙体隔声、距离衰减、减振,基本能够满足 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 2 类、4 类标准限值的要求 | |||
其他 | 无 |
项目环保总投资28万元,占总投资200万元的 14%,环保设施见表 4-2 所示。
表4-2 环保设施一览表 | ||||
项目 | 内容 | 处理措施及规模 | 费用/ 万元 |
|
废气 | 污水处理站恶臭 | 污水管道及处理设施密闭设置,各可能产生异味的池体分别设置空气管进行曝气和好氧消化,加强污水处理站周边的绿化,并设置隔离带 | 4 | |
废水 | 生活废水 | 食堂废水与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处理达标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再进入浠水县城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 3 | |
医疗废水 | 医疗废水、化验室废水混合进入一体化处理,处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再进入浠水县城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 8 | ||
噪声 | 各种设备产生的噪声 | 合理布置、墙体隔声、距离衰减、减振 | 1.5 | |
固体废物 | 污水处理站污泥 | 收集交由资质单位处置 | 实现零排放 | 3.5 |
医疗废物 | 收集交由资质单位处置 | 3 | ||
生活垃圾 | 垃圾桶分类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置 | 2 | ||
食堂垃圾 | ||||
其他 | 污水处理站和医疗废物储存间底部采用混凝土结构;医疗废物全部实施袋装后暂存至危废暂存间的专用医疗垃圾桶内,医疗废水管道采用抗渗混凝土结构,污水处理构筑物采用一体化设备,集水井采用抗渗混凝土结构,内表面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渗涂料 | 渗透系数≤1×1010 cm/s | 3 | |
合计 | 28 |
表五 监测分析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
采用资料收集、实地踏勘论证的方法,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为依据,对项目污染源及其环保设施进行监测、检查和验收。
(一) 废水排放源及其环保设施监测
详见表 5-1。
表 5-1 废水排放源监测内容 | ||||
生产工单编号 | 类别 | 检测点位 | 检测项目 | 检测频次 |
HBZSSC 20191204005 |
废水 | 1#(废水总排口) | pH、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悬浮物 | 4次/天×2天 |
1、 监测分析方法
各监测因子的监测分析方法见表 5-2。
表 5-2 监测分析方法一览表 | |||||
类别 | 检测项目 | 标准方法名称 | 检测仪器及编号 | 检出限 | |
废水 | pH |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便携式pH计法 | PH-100 笔式酸度计(STT-XC118) |
解析度:0.01pH | |
化学需氧量 | HJ 828-2017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 50mL滴定管(STT-FX146) | 4mg/L | ||
五日生化需氧量 | HJ 505-2009 水质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稀释与接种法 | LRH-150 生化培养箱 (STT-FX019) JPSJ-605溶解氧测定仪(STT-FX176) |
0.5mg/L | ||
氨氮 | HJ 535-2009 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
SP-75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STT-FX002) |
0.025mg/L | ||
悬浮物 | GB 11901-1989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 | JF1004 电子天平(STT-FX027) |
4mg/L |
- 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 参加检测的技术人员,均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持有上岗证。
- 检测仪器设备经国家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 现场检测及样品的采集、保存、运输、分析、质控等过程均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技术规范进行。
- 现场采样和检测均在生产设备和环保设施正常运行情况下进行。
- 现场采样及检测仪器在使用前进行校准,校准结果符合要求。
- 检测报告实行三级审核。
浠水县绿杨卫生院废水主要来源于生活废水和医疗用水,经化粪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
一、验收监测期间工况调查
本次验收监测期间(2019年12月06日-12月07日),对湖北省浠水县绿杨乡卫生院改扩建浠水县绿杨乡卫生院门诊楼项目的工况进行监督,验收监测期间项目正常工作。各环保设施正常运行
二、废水监测内容、结果及评价
1、废水监测内容
监测点位:在医院废水总排口设 1 个监测点位。废水监测点位示意图见附图 4。监测频次:连续 2 天,每天取 4 次样。
监测因子:pH 值、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悬浮物
2、废水监测结果及评价
检测点位 | 检测项目 | 2019.12.06采样检测结果 | 标准限值 | 单位 |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
1#(废水总排口) | pH | 7.34 | 7.36 | 7.37 | 7.36 | 6-9 | 无量纲 |
化学需氧量 | 59 | 53 | 62 | 56 | 500 | mg/L | |
五日生化需氧量 | 18.9 | 16.4 | 20.5 | 17.3 | 300 | ||
氨氮 | 25.1 | 26.0 | 25.4 | 24.8 | / | ||
悬浮物 | 73 | 63 | 66 | 70 | 400 | ||
检测点位 | 检测项目 | 2019.12.07采样检测结果 | 标准限值 | 单位 |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
1#(废水总排口) | pH | 7.36 | 7.37 | 7.39 | 7.38 | 6-9 | 无量纲 |
化学需氧量 | 51 | 54 | 58 | 60 | 500 | mg/L | |
五日生化需氧量 | 17.3 | 16.7 | 18.6 | 19.0 | 300 | ||
氨氮 | 26.3 | 26.0 | 25.1 | 25.7 | / | ||
悬浮物 | 68 | 69 | 68 | 71 | 400 | ||
备注:标准限值依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限值要求,由客户指定,“/”表示无标准限值要求。 |
2019年12月06日-12月07日废水监测结果表明,厂内总排口各项污染物排放浓度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限值要求。
表七 环保检查结果
- 项目环境管理制度“三同时”执行情况检查
- 环保设施运行、维护情况:
项目不仅制定与环保设施运行、维护相关的规章制度,还安排专人对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能保证项目运行期间各环保设施正常运行。
-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情况检查:
- 环保管理机构和制度:
- 绿化措施及恢复情况:
表八 验收结论及管理要求
1、验收监测结论: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该工程基本落实了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的有关措施,做到了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验收监测期间,本项目产生的的臭气主要来源于污水在处理过程中散发的臭气,主要来源于调节池、混凝过程中产生的H2S、氨等有机化合物,由于污水处理系统使用一体化钢结构设备,安装的地方远离人群聚集地,且封闭性较好,散发的臭气对对周边环境无影响,项目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恶臭气体排放浓度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 3 相应限值要求;备用柴油发电机因当地供电能力良好,极少投入使用;
(3)验收监测期间,项目主要排放的废水为生活污水和医疗废水,生活污水先进入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及浠水县城区污水处理厂水质接管标准,然后通过市政管网进入浠水县城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后续处理;医疗废水主要来源于门诊、住院病人、检验科产生的含菌废水,医疗废水统一排入粪池,经化粪池预处理后,进入自建一体化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能够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二预处理标准,且满足浠水县城区污水处理厂接纳水质标准,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浠水县污水处理厂处理。(4)项目产生的固废包括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生活垃圾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属于危险废物,暂时存放于医疗废物暂存间,交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医院危废收集、暂存措施符合GB18579-2001(2013年修订)《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相关要求,暂存间地面必须进行“三防” 处理。危险废物禁止随意倾倒及填埋,必须按照国家危险废物管理的规定,严格遵守《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办理好有关转移手续。
2、存在问题及建议:
针对湖北省浠水县绿杨乡卫生院改扩建浠水县绿杨乡卫生院门诊楼项目,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及需进一步落实的措施见表8-1
表8-1 项目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及需进一步落实的措施一览表 | ||
项目 | 需要采取的措施 | 治理效果 |
大气环境 | 进一步完善医院污水处理设施处的绿化及隔离带 |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恶臭气体的处理 |
固体废物 | 完善医院固体废物暂存间地面防渗漏,进一步确保不发生危废流失、扩散、泄露的情况,并定期做好医院内卫生工作 | 有效收集处理固体废物 |
- 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雨污管道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所有环保设施正常运行。
- 对医疗废物加强管理,落实到位,进一步确保不发生危废流失、扩散、泄露的情况。
- 加强管理,强化有关操作人员岗位培训,保证环保设施长期稳定运行,严格按生产操作规程对环保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建立设施运行台账,保证做到长期稳定达标排放,防止污染事故的发生;
- 按规范加强环境风险管理,落实应急处理能力,避免出现环境污染事故。
综合上述分析,湖北省浠水县绿杨乡卫生院改扩建浠水县绿杨乡卫生院门诊楼项目基本执行了环保法律法规和“三同时”制度,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均已落实到位。项目符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13号)第十六条“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的有关规定,其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治理有效,固体废物处置妥善。《湖北省浠水县绿杨乡卫生院改扩建浠水县绿杨乡卫生院门诊楼项目》未超出环境影响评价时确定的生产规模和工艺线路,各项环保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时能满足污染物达标排放的要求该项目符合竣工环保验收的要求。
4、日常环境管理要求
(1)现场日常环境管理
①定期对环保设施进行设备保养,维护,确保各项环保设施稳定达标排放;
②危险废物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处置。
(2)日常环境监测
项目在运营期应实行环境监测,以验证环境影响的实际情况和环境保护措施的效果,监测计划如下表:
表 8-2 日常监测方案一览表 | |||
项目 | 监测点位 | 监测频次 | 监测因子 |
废水 | 污水排放口 | 每年 2 次 | COD、BOD5、SS、NH3-N、总 磷(以 P 计)、pH 值 |
一、附图 二、附件
- 环境影响评价批复
- 验收监测报告
- 垃圾处置协议
- 石粉处理协议
-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
编制单位:江苏玖清玖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
2019.12.16
建设项目工程竣工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登记表
填表单位(盖章): 浠水县绿杨乡卫生院 填表人(签字): 项目经办人(签字):
建设项目 | 项目名称 | 改扩建浠水县绿杨乡卫生院门诊楼 | 建设地点 |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绿杨大道73号 | |||||||||||||||||||
建设单位 | 浠水县绿杨乡卫生院 | 邮政编码 | 438200 | 联系电话 | 15327749113 | ||||||||||||||||||
行业类别 | 建设性质 | 新建 √改扩建 技术改造 | 建设项目开工日期 | 投入试运行日期 | |||||||||||||||||||
设计生产能力 | 日最大接诊人数35人 | 实际生产能力 | 日最大接诊人数100人 | ||||||||||||||||||||
投资总概算(万元) | 200 | 环保投资总概算(万元) | 25 | 比例 | 12.5 | 环保设施设计单位 | / | ||||||||||||||||
实际总投资(万元) | 200 | 实际环保投资(万元) | 28 | 比例 | 14 | 环保设施施工单位 | / | ||||||||||||||||
环评审批部门 | 浠水县环境保护局 | 批准文号 | 浠环函[2012]320号 | 批准时间 | 2012年 | 环评单位 | |||||||||||||||||
初步设计审批部门 | / | 批准文号 | / | 批准时间 | / | 环保设施监测单位 | / | ||||||||||||||||
环保验收审批部门 | / | 批准文号 | / | 批准时间 | / | ||||||||||||||||||
废水治理(万元) | 11 | 废气治理(万元) | 4 | 噪声治理(万元) | 1.5 | 固废治理(万元) | 8.5 | 绿化及生态(万元) | 其它(万元) | 3 | |||||||||||||
新增废水处理设施能力 | -- | 新增废气处理设施能力 | -- | 年平均工作时 | 2920 小时 | ||||||||||||||||||
污染物排放达标与总量控制(工业建设项目详填) | 污染物 | 原有排放量(1) | 本期工程实际排放浓度(2) | 本期工程允许排放浓度 (3) |
本期工程产生量 (4) |
本期工程自身削减量(5) | 本期工程实际排放量(6) | 本期工程核定排放总量(7) | 本期工程 “以新带老”削减量(8) |
全厂实际排放 总量(9) |
全厂核定排放总量(10) | 区域平衡替代削减量 (11) |
排放增减量(12) | ||||||||||
废水 | 0.128 | 0.128 | 0.128 | 0.128 | |||||||||||||||||||
化学需氧量 | |||||||||||||||||||||||
氨氮 | |||||||||||||||||||||||
石油类 | |||||||||||||||||||||||
废气 | |||||||||||||||||||||||
二氧化硫 | |||||||||||||||||||||||
烟 尘 | |||||||||||||||||||||||
氮氧化物 | |||||||||||||||||||||||
工业粉尘 | |||||||||||||||||||||||
工业固体废物 | |||||||||||||||||||||||
与项目有关的其它特征污染 物 |
非甲烷总烃 | ||||||||||||||||||||||
/年;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年;水污染物排放浓度——毫克/升;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31—- —毫克/立方米;水污染物排放量——吨/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吨/年
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 项目周边关系图

附图3 项目平面布置图




附图4 项目监测点位布置图

附图6 企业环保设施现场照


附件1 环评登记表批复

附件2 监测报告





本站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
网站建设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