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环评和竣工验收公示信息网

联系方式
- 作者:
- 来源:
- 日期: 2019-10-20
- 浏览次数: 925次
利用废弃石渣生产机制砂项目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表
建设单位:麻城市鑫亿源环保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
表一 建设项目说明
建设项目名称 | 利用废弃石渣生产机制砂项目 | ||||
建设单位名称 | 麻城市鑫亿源环保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
建设项目性质 | 新建P 改扩建√ 技改 迁建 | ||||
主要产品名称 | 主要产品:机制砂 | ||||
设计生产能力 | 设计生产能力:年产10万吨机制砂 | ||||
实际生产能力 | 实际生产能力:年产10万吨机制砂 | ||||
环评时间 | 2019年04月 | ||||
现场监测时间 | 2019年10月 | ||||
环评报告表 审批部门 |
麻城市环境保护局 | 环评报告表编制单位 | 重庆丰达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 | ||
投资总概算 | 100万元 | 环保投资总概算 | 12万 | 比例 | 12% |
实际总投资 | 100万元 | 实际环保投资 | 12万 | 比例 | 12% |
验收监测依据 | 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环办环评函[2017]1529 号); 2.《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国环规环评[2017]4 号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 号,2017.10); 4.《湖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规定》(鄂环[1996]41 号); 5.《麻城市鑫亿源环保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废弃石渣生产机制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6.《关于麻城市鑫亿源环保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废弃石渣生产机制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麻环审[2019]29号)。 |
||||
验收监测标准标号、级别 | (1)废水排放标准:废水排放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中相应标准。 (2)废气排放标准: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二级标准要求;原有锅炉中生物质锅炉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78-2014)表1限值。 (3)噪声排放标准:厂界环境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I2348-2008)2类标准。 (4)固体废物排放标准:一般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本项目固废为废弃石渣破碎工序产生的石屑粉,回收利用不外排。本项目无危废。 |
||||
总量控制指标 | 本项目位于麻城市中馆驿镇,根据国家对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以及本项目污染物排放的特点,全厂核定排放总量为:大气污染物:SO2 1.3t/a;颗粒物(烟尘)3.2t/a;大气污染物(无组织):颗粒物4.164 t/a。 |
表二 建设项目的工程概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利用废弃石渣生产机制砂
建设性质:改扩建
建设地点:湖北省麻城市中馆驿镇喻岗村
建设单位:麻城市鑫亿源环保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麻城市鑫亿源环保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改扩建利用废弃石渣生产机制砂项目总投资100万,利用现有厂区面积10亩,规划建设厂区及配套办公。建设生产厂房500㎡,原料堆场3408㎡,成品堆场1680㎡。投产后,可达到年产10万吨机制砂,全部作为工厂现有项目蒸压粉煤灰标砖的原辅助材料,从而解决砂资源短缺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的要求,公司于2019年10月委托湖北华一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项目无组织废气、噪声进行了监测,公司根据监测结果及厂区环保措施落实情况,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文件,编制了该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表。
二、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1、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表2-1 项目组成
项目名称 | 规模 | 实际建设情况 | |||
主体工程 | 1 | 生产车间 | 建筑面积500m2 | 与环评一致 | |
2 | 原料堆场 | 现有厂区空地,占地面积3408m2 | 与环评一致 | ||
3 | 成品堆场 | 占地面积1680m2 | 与环评一致 | ||
公用工程 | 1 | 供电系统 | 由镇供电网管引入 | 与环评一致 | |
2 | 给水系统 | 由厂区附近的河道和水库接入 | 与环评一致 | ||
3 | 排水系统 | 本项目排水设有雨水沟渠,雨污分离 | 与环评一致 | ||
环保工程 | 1 | 废水处理系统 | 初期雨水 | 厂区四周建设雨水沟渠+ 900m3雨水池 | 与环评一致 |
生活污水 | 1 座20m3 的化粪池 | 与环评一致 | |||
2 | 废气处理系统 | 破碎及筛分工序粉尘 | 喷淋设施+封闭车间 | 封闭车间 | |
原料、成品装卸粉尘 | 皮带输送加盖顶棚+洒水抑尘 | 与环评一致 | |||
产品储存粉尘 | 原料堆场及成品堆场设三面围挡且加顶棚+洒水降尘 | 基本一致,原料堆场因在高压线下,无法加盖顶棚,只做覆盖处理。 | |||
运输粉尘 | 车辆加盖顶棚+定期清洗 | 与环评一致 | |||
生物质产生废气 | 麻石水膜脱硫除尘+布袋除尘 | 与环评一致 | |||
3 | 噪声处理系统 | 采购低噪声设备,基础减震、消声、封闭车间、墙体隔声 | 与环评一致 | ||
4 | 固废处理系统 | 固废全部回用制砖,不外排 | 与环评一致 |
表2-2 改扩建项目原辅料消耗量
序号 | 产品名称 | 用量t/a | 备注 |
1 | 废弃石渣 | 50000 | 产品机制砂全部自用 |
3 | 建筑废料 | 50150 |
项目原辅料为周边石料场废弃石渣和建筑废料,不开采。原有项目原辅料为粉煤灰、石灰、砂和原煤气,全厂主要原辅料消耗如下表2-3所示。
表2-3 全厂项目主要原辅料消耗量
序号 | 原料名称 | 用量 | 来源 |
1 | 废弃石渣 | 50000t/a | 喻岗村废弃石料场 |
2 | 建筑废料 | 50150t/a | 拆迁建筑垃圾 |
2 | 水 | 9096t/a | 附近的河道及水库,初期雨水 |
3 | 电 | 40000 Kw.h/a | 中馆驿镇供电所 |
4 | 粉煤灰 | 4000t/a | 大别山电厂 |
5 | 石灰 | 4000t/a | 市场采购 |
6 | 石硝 | 20000t/a | 麻城市 |
7 | 生物质颗粒 | 540t/a | 周边 |
4、项目主要设备
全厂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表2-4。
表2-4 全厂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型号 | 数量 | 位置 | 用途 | 备注 |
1 | 送料机 | 1套 | 厂区 | 生产给料 | 改扩建项目 | |
2 | 鄂式破碎机 | 300*1300 | 1台 | 制砂车间 | 原料破碎 | |
3 | 锤式破碎机 | 1台 | 制砂车间 | 细碎 | ||
4 | 振动分选筛 | 2台 | 制砂车间 | 成品筛分 | ||
5 | 运输带 | 10条 | 制砂车间 | 材料输送 | ||
6 | 运输车 | 1台 | 厂区 | 原料运输 | 原有项目 | |
7 | 锅炉 | 4吨 | 1套 | 厂区 | 原料加工 | |
8 | 蒸压釜 | 3台 | 标砖车间 | 原料加工 | ||
9 | 墙体砖全自动液压机 | KDQ1300 | 1台 | 标砖车间 | 原料加工 | |
10 | 粉煤灰砖转运设备 | KD-DZD96 | 1套 | 厂区 | 成品运输 |
- 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情况
四、公用工程
1、供电
项目用电由中馆驿镇供电网管引入厂区自建的配电房,配电房安装10kv变压器。项目用电主要为设备及照明用电,年用电合计4000KW.H,均依托现有厂区配电系统提供。
2、给排水
2.1给水
生活用水取自厂区附近的河道和水库,经厂区自建过滤池处理后用作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取自厂区自建的初期雨水沉淀池。
2.2排水
无废水排放。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厂区灌溉绿化和相邻农田灌溉;厂区建有雨水沟渠,初期雨水收集后用于用于生产喷淋降尘、车辆清洗和厂区洒水抑尘,不外排。
全厂排水情况见表2-5
表2-5 本项目给排水情况一览表(单位:m³)
序号 | 用水明细 | 总用水量(m³/a) | 用水量 | 排水量 | 废水去向 | |||
初期雨水 | 新鲜水 | 循环水 | 损耗水 | 废水 | ||||
1 | 生活用水 | 360 | 0 | 360 | 0 | 72 | 288 | 厂区绿化 |
2 | 生产用水 | 3000 | 3000 | 0 | 0 | 3000 | 0 | 蒸发、砂石吸收 |
3 | 地面冲洗用水 | 300 | 60 | 0 | 240 | 60 | 0 | 240回用 |
4 | 车辆冲洗用水 | 300 | 60 | 0 | 240 | 60 | 0 | 240回用 |
5 | 抑尘用水 | 5100 | 5100 | 0 | 0 | 5100 | 0 | 蒸发、砂石吸收 |
合计 | 9060 | 8220 | 360 | 480 | 8292 | 288 |


图1 项目水平衡图
项目总用量为9060t/a,其中新鲜水360t/a, 初期雨水8220t/a, 循环回用水480t/a。生活用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灌溉,不外排。本项目无生产废水。
五、生产制度与劳动定员
项目投产后,劳动定员12人,生产车间实行一班制,每班工作8小时,年工作200天。人员多为周边村民,不在公司食宿。
表三 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主要生产工艺及污染物产出流程(附示意图):
蒸压粉煤灰标砖工艺流程简介:
1. 石灰石进厂后经过破碎、球磨,本工段工作制度为间歇式生产,原料进厂后,连续破碎入库,石灰粒的石灰经调速皮带秤定量给料进入球磨机内进行磨细,当细度达到3500-4000cm/g后,经斗提送入胶结仓中储存待用。
2. 砂进厂由堆场堆放,直接送入配料机使用;粉煤灰进厂后打入库灰使用。
3. 按照一定的北例将原料及水分计量后进入强制式双抽搅拌机混合搅拌成混合料,搅拌时间约4min左右。
4. 制成的混合料进入连续式消化仓消化约3h;混合料消化完后由皮帶输送机送到轮碾机搅拌碾压。
5. 轮碾后混合料被送到压砖机加压成型,成型好的砖坯由自动码码坯机装砖坯码放到蒸养小车上。
6. 蒸养小车经摆渡车运输至蒸压釜进行高温(190℃)高压(1.3Pa)蒸压养护(时间周期约为10H)。
7. 蒸养完成后的坯体由小车运到成品堆场,经检验出厂。废品经破碎处理后作为原料重新使用。
8. 空的蒸养小车经清理后返回正砖机旁重新使用
项目生产工艺流程见图2。

图2生产工艺流程图
项目污染物产生情况一览表
污染物 | 主要成分 | 产生工序或位置 | |
废气 | 粉尘 | 花岗岩 | 运输、荒料堆场 |
废水 | 生活污水 | COD、BOD5、SS、NH3-N | 员工生活 |
噪声 | 设备噪声 | —— | 运输、破碎、搅拌 |
固废 | 生活办公 | 一般生活垃圾 | 员工生活 |
沉渣 | 一般固体废物 | 沉淀池 | |
收集的石材粉尘 | 一般固体废物 | 破碎及筛分车间 |
表四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处理及排放流程
一、主要污染源、环保措施和排放去向
1、废气
项目废气排放主要为无组织废气排放。
2、地表水
(1)生活污水
本项目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废水合计年产量为317t/a,废水中主要含有COD。BOD5、氨氮、SS等污染物。
本项目污水排放量及污染物排放情况见下表4-1所示。
表4-1 项目污水排放量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废水 类型 | 废水量(t/a) | 主要 污染物 | 产生情况 | 处理措施 | 去除率(%) | 排放情况 | GB5084-2005 (mg/L) | ||
产生浓度(mg/L) | 产生量(t/a) | 排放浓度(mg/L) | 排放量(t/a) | ||||||
生活 废水 | 317 | COD | 250 | 0.0793 | 化粪池 | 30 | 175 | 0.0555 | 200 |
BOD5 | 150 | 0.0475 | 35 | 97.5 | 0.0309 | 100 | |||
SS | 150 | 0.0475 | 50 | 75 | 0.0238 | 100 | |||
氨氮 | 25 | 0.0075 | 10 | 22.5 | 0.0071 | / |
(2)初期雨水
本项目初期雨水量为8220m3/a,废水中 SS 含量较高,依托现有厂区雨水沟渠和初期雨水沉淀池对其进行沉淀处理。沉淀池900m3,位于项目厂区东北角。
厂区地面初期雨水中含有较多砂石和泥浆,经沉淀处理后,上清液回用于堆场洒水、地面冲洗、车辆清洗、喷淋降尘,可有效抑制生产粉尘及运输扬尘的产生。项目总用量为9060/a,除去生活新鲜水360t/a和生产循环回用水480t/a,生产用水还需8220t/a, 本项目初期雨水量可以满足全部生产用水需求。沉淀池内沉渣(砂石和泥浆)回用作厂区现有项目标砖生产原料,可得到妥善处置。
厂区地面初期雨水由厂内雨水沟排至沉淀池,经沉淀处理后作为清洗及降尘用水是可行的,可实现废水循环利用,减少新鲜水用量,能有效避免其影响周围水环境。
3、噪声
项目产生的噪声主要为机制砂生产车间生产设备噪声,噪声源的声压级介于 85~100dB(A)之间,详见表4-2。
表4-2 项目噪声一览表
种类 | 设备名称 | 数量(台) | 位置 | 噪声源强Db(A) | 声源特征 |
生产设备 |
给料机 | 1 | 生产车间 | 85-90 | 固定、连续 |
鄂式破碎机 | 1 | 95-100 | 固定、连续 | ||
锤式破碎机 | 1 | 95-100 | 固定、连续 | ||
振动分选筛 | 2 | 90-95 | 固定、连续 | ||
输送带 | 10 | 60-70 | 固定、连续 | ||
运输车辆 | 运输车辆 | 1 | 厂区 | 80-85 | 固定、连续 |
- 设备降噪:①设备合理布局;②基底安装减震垫,设备安装密闭罩;③定期保养维护,确保设备运转正常,避免故障运行产生高噪声。
- 厂房隔声:①厂房结构为钢构结构,具有一定吸声和隔声效果;②门窗建为吸声结构,有效降低混响声;③合理布局厂区建设内容,使生产车间远离周边环境敏感点。
- 环境管理:①加强生产管理,避免原材料及工具的碰撞,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噪声;②合理安排生产,厂界围墙带进行立体绿化,种植阔叶树木。
主要污染物处理及排放情况见表4-3。
表4-3主要污染物处理和排放
类型 | 排放源 | 污染物名称 | 处理前 | 处理后 |
产生浓度及产生量 |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 |||
大气污染物 | 废石渣运输 | 粉尘 | 1.372t/a | 无组织排放,0.28t/a |
废石渣堆存 | 粉尘 | 5.26t/a | 无组织排放,0.80t/a | |
废石渣破碎、筛分 | 粉尘 | 150t/a | 无组织排放,3.0t/a | |
废石渣装卸 机制砂储存 | 粉尘 | 7.798t/a | 无组织排放,0.084t/a | |
锅炉 | 烟尘 | 3.2 t/a | 0.432 t/a | |
SO2 | 4.3 t/a | 1.012 t/a | ||
NOX | 5.627 t/a | 3.528 t/a | ||
水污染物 | 员工生活 | COD | 250mg/L,0.0793t/a | 0 (厂区绿化灌溉,不外排) |
BOD5 | 150mg/L,0.0475t/a | |||
SS | 150mg/L,0.0475t/a | |||
NH3-N | 20mg/L,0.0075t/a | |||
固体 废物 | 员工生活 | 生活垃圾 | 2.4 t/a | 0(由环卫部门定期清理) |
沉淀池 | 沉渣 | 2.6t/a | 0(回收作制砖原料) | |
破碎及筛分车间 | 收集的石材粉尘 | 90t/a | 0(回收作制砖原料) | |
噪声 | 85-100dB(A) | |||
其它 | 无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建设项目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而污染防治设施建设竣工环保验收是严格控制新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总量、遏制环境恶化趋势的有力措施。
本项目环保设施投资为12 万元,占总投资的12%。
环保设施见表4-4所示
表4-4 环保设施一览表
类 型 |
排放源 | 治理对象 | 验收内容 | 验收要求 | 投资估算 (万元) |
废气 |
废石渣运输 | 粉尘 | 运输货车加盖篷布,定期清洗车辆 | 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 1996)表 2 中颗粒物二级排放标准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 2 |
废石渣、机制砂堆存 | 粉尘 | 三面围挡+顶部雨棚,洒水抑尘 | 3 | ||
废石渣破碎、筛分 | 粉尘 | 封闭车间 | 2.5 | ||
原料、成品装卸 | 粉尘 | 皮带输送加盖顶棚+洒水抑尘; | 1.5 | ||
锅炉 | SO2、NOx、颗粒物 | 麻石水膜脱硫除尘+布袋除尘 | 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78-2014)表1 | 2.5 | |
废水 | 员工 | 生活污水 | 化粪池 | 化粪池出水用于厂区绿化及农田灌溉 | 依托现有 |
降水 | 初期雨水 | 雨水沟渠+ 900m3 初期雨水沉淀池 | 上层清液回用于喷淋洒水降尘 | 依托现有 | |
固体 废物 |
员工生活 | 生活垃圾 | 小型垃圾桶若干 | 合理处置, 不造成二次污染 | 依托现有 |
沉淀池 | 沉渣 | 定期捞出后作厂区标砖生产原料 | / | ||
破碎及筛分车间 | 收集的石材粉尘 | 直接入库作厂区标砖生产原料 | / | ||
噪音 | 生产设备 | 设备噪声 | 选用低噪设备、封闭隔声、建绿化带等防护装置;加强管理,定期维修保养设备 | 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 -2008)中 1 类标准 要求 |
/ |
其它 | 绿化 | 保证绿化率 | 0.5 | ||
合计 | 12 |
表五 监测分析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
项目资料收集、实施踏勘论证的方法,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为依据,对项目污染源及其环保设施进行监督、检查和验收。 详见表5-1
表5-1 废气排放源监测内容
监测类别 | 监测点位 | 监测项目 | 监测频次 | 说明 |
无组织排放废气 | 1#(厂界上风向10m处) 2#(厂界下风向10m处) 3#(厂界下风向10m处) |
颗粒物 | 3次/天*2天 | 正常工况下,产能达到75%以上。 |
有组织废气 | 1#(锅炉排气筒) | 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 3次/天x1天 |
详见表5-2
表5-2噪声监测内容
监测点位 | 监测项目 | 监测频次 | 说明 |
1#(厂界东侧外1m) 2#(厂界南侧外1m) 3#(厂界西侧外1m) 4#(厂界北侧外1m) |
厂界噪音 | 昼、夜各1次,监测2天 | 监测点位示意图见附图4 |
1.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使用仪器及检出限见表5-3
表5-3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使用仪器及检出限
类别 | 检测项目 | 标准方法名称 | 检测仪器及编号 | 检出限 | |||
无组织废气 | 颗粒物 |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GB/T 15432-1995 | JF1004 电子天平 (HY-FX021) | 0.001mg/m3 | |||
噪声 | 厂界噪音 | 工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2348-2008 |
AWA5688 多功能声级计 (HY-XC002) | -- | |||
有组织废气 | 颗粒物 |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T 16157-1996 | JF1004 电子天平(HY-FX021) | -- | |||
二氧化硫 | 固定污染源 二氧化硫的测定 顶点位点解法 HJ 57-2017 | 3012H 自动烟尘(气)测试仪 (HY-XC019) | 3mg/m³ | ||||
氮氧化物 |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定点位电解法 HJ 693-2014 | 3mg/m³ | |||||
备注:“--”表示方法中不涉及检出限。 |
为了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本次验收监测实施全程序质量保证措施。
(1)监督生产工况,保证验收监测期间工况符合有关要求;
(2)监测分析方法采用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分析方法,监测人员经过考核并持有合格证书;
(3)现场采样和测试前,采样仪器应用标准流量计进行流量校准,并按照国家环保局发布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环境空气质量保证手册》的要求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4)采样点的布设、样品的采集、保存、分析测试均按有关国家标准方法及国家环保局颁布的《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和《水和废水监测标准分析方法(第四版)》的技术要求进行;
(5)全部监测分析仪器均经过计量部门检定并在有效期内,分析人员均持有上岗合格证;
(6)每批样品分析严格按照质控要求采取平行双样和质控样品等措施进行;
(7)监测数据严格执行三级审核制度,经校对、校核,最后由技术负责人审定。
3.质控结果统计
表5-4 标准滤筒/膜称重结果表
检测日期 | 编号 | 称量结果(g) | 标准值(g) | 差值(mg) | 允许差值(mg) | 评价 |
2019.10.12 | 8(滤筒) | 0.3546 | 0.3545 | 0.1 | ±0.2 | 合格 |
校准时间 | 声级计编号 | 检测前校准示值 | 检测后校准示值 | 检测前、后 校准示值偏差 |
检测前、后校准示值偏差允许范围 | 评价 |
2018.10.12 | HY-XC039 | 93.9dB(A) | 94.0dB(A) | 0.1dB(A) | ≤0.5dB(A) | 合格 |
2018.10.13 | HY-XC039 | 93.9dB(A) | 94.0dB(A) | 0.1dB(A) | ≤0.5dB(A) | 合格 |
表六 验收监测内容结果及评价
验收监测内容主要为厂区无组织废气、有组织废气、厂界噪声。
一、验收监测期间工况调查
本次验收监测期间(2019 年10月12日~2019年10月 13日),对麻城市鑫亿源环保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工况进行监督,生产线生产负荷为90%,验收监测期间生产负荷达到75%以上,符合验收条件要求。具体生产负荷见表6-1。
表6-1 监测期间生产负荷统计表
名称 | 日期 | 年生产天数 | 设计产量 | 设计日产量 | 实际产量 | 生产工况(%) |
机制砂 | 2019年10月12日 | 200 | 10万吨/年 | 500吨/日 | 450吨/日 | 90 |
2019年10月13日 | 200 | 10万吨/年 | 500吨/日 | 450吨/日 | 90 |
监测点位:在厂界设3个监测点位,上风向1个点位,下风向2个点位,监测点位示意图见检测报告。
监督频次:连续2天,每天3次。
监督因子:颗粒物。
无组织废气监测结果见表6-2。
表6-2无组织废气监测结果一览表
采样日期 | 采样点位 | 检测项目 | 检测结果/单位mg/m3 | 达标评价 |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
2019.10.12 | 1#(厂界上风向10m处) | 颗粒物 | 0.338 | 0.254 | 0.310 | 全部达标 |
2#(厂界下风向10m处) | 颗粒物 | 0.427 | 0.399 | 0.364 | ||
3#(厂界下风向10m处) | 颗粒物 | 0.498 | 0.436 | 0.456 | ||
2019.10.13 |
1#(厂界上风向10m处) | 颗粒物 | 0.214 | 0.342 | 0.308 | |
2#(厂界下风向10m处) | 颗粒物 | 0.171 | 0.505 | 0.416 | ||
3#(厂界下风向10m处) | 颗粒物 | 0.480 | 0.450 | 0.416 |
日期 | 天气情况 | 气温(℃) | 气压(kPa) | 风向 | 风速(m/s) |
2019.10.12 | 晴 | 19.7 | 101.9 | 东北 | 1.7 |
2019.10.13 | 晴 | 19.3 | 101.8 | 东北 | 1.6 |
2019 年10月12日~2019年10月 13日无组织废气监测结果表明,三个监测点颗粒物排放浓度最大值为0.505 mg/m³,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中无组织排放周界外监控浓度限值(颗粒物周界外最高浓度点:1.0 g/m³)。
(2)有组织废气监测内容
监测点位:在厂界锅炉排气筒设一个有组织废气监测点,监测点位示意图见检测报告。
监督频次:一天3次,监测一天。
监督因子: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有组织废气监测结果见表6-3。
表6-3有组织废气监测结果一览表
采样日期 | 采样点位 | 检测项目 | 采样频次 | 实测浓度(mg/m³) | 折算浓度(mg/m³) | 标干流量(m³/h) | 排放速率(kg/h) | 标准限制 | 排气筒高度(m) |
2019.10.12 | 1#(锅炉排气筒) | 颗粒物 | 1 | 51.4 | 56.1 | 10298 | 0.53 | 80 | 21 |
2 | 46.4 | 51.1 | 10295 | 0.48 | |||||
3 | 52.8 | 58.7 | 10316 | 0.54 | |||||
二氧化硫 | 1 | 25 | 27 | 10298 | 0.26 | 400 | |||
2 | 28 | 31 | 10295 | 0.29 | |||||
3 | 30 | 33 | 10316 | 0.31 | |||||
氮氧化物 | 1 | 81 | 88 | 10298 | 0.83 | 400 | |||
2 | 85 | 94 | 10295 | 0.88 | |||||
3 | 87 | 97 | 10316 | 0.90 | |||||
备注:锅炉废气结果参照《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1标准 |
日期 | 采样点位 | 燃料 | 采样频次 | 标干流量(m³/h) | 含氧量(%) | 烟温(℃) | 含湿量(%) | 流速(m/s) |
2019.10.12 | 1#(锅炉排气筒) | 生物质 | 1 | 10298 | 10.0 | 124 | 4.2 | 27.2 |
2 | 10295 | 10.1 | 127 | 4.4 | 27.5 | |||
3 | 10316 | 10.2 | 129 | 4.5 | 27.7 |
2019 年10月 12日有组织废气监测结果表明,监测点颗粒物排放实测浓度最大值为52.8mg/m³,折算浓度58.7mg/m³。二氧化硫排放实测浓度最大值为30mg/m³,折算浓度33mg/m³。氮氧化物排放实测浓度最大值为87mg/m³,折算浓度97mg/m³。均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1中标准浓度限值。
三、噪声监测内容、结果及评价
1、噪声监测内容
监测点位:在厂界四周外1米外设4个噪声监测点位。噪声监测点位示意图见检测报告。
监测频次:连续2天,每天昼夜各1次。
监测因子:厂界噪声。
噪声监测结果及评价
表6-4噪声监测结果一览表
检测日期 | 检测点位 | 昼间检测结果Leq[dB(A)] | 夜间检测结果Leq[dB(A)] | |||
主要声源 | 检测结果 | 主要声源 | 检测结果 | |||
2019.10.12 | 1#(厂界东侧外1m处) | 环境噪音 | 53 | 环境噪音 | 44 | |
2#(厂界南侧外1m处) | 环境噪音 | 52 | 环境噪音 | 43 | ||
3#(厂界西侧外1m处) | 环境噪音 | 50 | 环境噪音 | 40 | ||
4#(厂界北侧外1m处) | 交通噪声 | 57 | 交通噪声 | 54 | ||
2019.10.13 |
1#(厂界东侧外1m处) | 生产噪声 | 53 | 环境噪音 | 42 | |
2#(厂界南侧外1m处) | 生产噪声 | 54 | 环境噪音 | 40 | ||
3#(厂界西侧外1m处) | 生产噪声 | 51 | 环境噪音 | 41 | ||
4#(厂界北侧外1m处) | 交通噪声 | 56 | 交通噪声 | 52 | ||
备注:1.2019.10.12:天气状况:晴;检测期间最大风速:2.3m/s; 2.2019.10.13:天气状况:晴;检测期间最大风速:2.5m/s; 3.噪声检测结果参考《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和4类标准 |
车流量监测结果(单位:辆/小时)
观测日期 | 观测点位置 | 道路名称 | 昼间 | 夜间 | ||
中小型车 | 大型车 | 中小型车 | 大型车 | |||
2019.10.12 | 4# | G42沪蓉高速 | 895 | 426 | 789 | 453 |
2019.10.13 | 4# | G42沪蓉高速 | 835 | 513 | 813 | 442 |
2019年10月12日~2019年10月13日噪声监测结果表明:
1#、2#、3#监测点位昼间噪声范围值为50-54dB(A),夜间噪声范围值为40-44dB(A),项目东、南、西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1类标准限值要求;4#监测点位昼间噪声范围值为56-57dB(A),夜间噪声范围值为52-54dB(A),项目北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4a类标准限值要求;
四、总量控制污染源指标监测与核算
全厂有组织颗粒物、无组织颗粒物、二氧化硫排放量符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中要求的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统计结果见表6-5。
表6-5 污染物排放总量统计 单位:t/a
类别 | 污染物 | 平均排放浓度或平均排放速率 | 年生产时间 | 实际排放总量 | 总量控制方案 | 备注 |
废气 | 颗粒物 | 0.54 | 1600 | 0.864 | 4.164 | |
二氧化硫 | 0.31 | 0.496 | 1.3 | |||
氮氧化物 | 0.90 | 1.440 | / | |||
废水 | 排放量:0t/a | 0t/a | ||||
固体废物 | 排放量:0t/a | 0t/a |
表七 环保检查结果
一、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表7-1 环评及批复落实情况一览表
序号 | 主要环评批复 | 实际建设情况 | 落实 情况 |
结论 |
1 | 采取雨污分流排水系统,初期雨水经收集后回用;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作厂区绿化及农田灌溉。 | 已采取雨污分流排水系统。雨水收集后再利用;生活污水处理后用来给厂区绿化和农田浇灌。 | 已落实 | 化粪池出水用于厂区绿化及农田灌溉,上层清液回用于喷淋洒水降尘 |
2 | 项目破碎、筛分工序采取喷淋、封闭车间;堆场应三面围挡、洒水降尘;厂区路面硬化,定期酒水;对运输车辆进行封闭遮盖处理,确保粉尘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准》>( 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要求。 | 项目车间封闭,原料堆场在高压线下,无法加围挡,做遮挡处理;厂区路面铺装水泥路面,定期酒水;运输车辆封闭遮盖处理 | 已落实 | 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准》>( 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要求 |
3 | 加强各机械设备的维护,采取隔声降噪措施,降低厂界噪声,确保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 | 定期维护机械设备 | 已落实 | 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 |
4 | 生活垃圾集中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生产固废(收集的石材粉尘,沉淀池沉渣)用作厂区标砖生产原料,禁止随意堆积、贮存、排放固体废物。 |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料全部回收自用制砖不外排。生活垃圾,垃圾桶收集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 已落实 | 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本项目无危废。 |
二、项目环境管理制度“三同时”执行情况检查
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项目竣工后,应按规定进行自主验收。验收合格后、项目方可正式生产 麻城市鑫亿源环保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废弃石渣生产机制砂项目环保设施齐全,项目实现废水循环利用,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厂区灌溉绿化和相邻农田灌溉;厂区建有雨水沟渠,初期雨水收集后用于用于生产喷淋降尘、车辆清洗和厂区洒水抑尘,不外排。项目车辆运输扬尘通过酒水抑尘,车间生产粉尘采取湿法加工作业抑尘,采购低噪声设备,基础减震、消声、封闭车间、墙体隔声设计等措施。
四、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情况检查:
固体废物主要为员工生活垃圾,垃圾桶收集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生产固废全部回用制砖,不外排。
五、卫生防护距离核查
经调查,项目四周100 米范围内均无学校、居民楼、医院、机关、科研单位、食品企业等环境保护敏感目标,并未建敏感目标。
六、环保管理机构和制度:
项目指定相关部门负责厂区环保管理工作,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并负责执行。
七、绿化措施及恢复情况:
在生产、办公等区域周围开辟了草坪,绿化带上种树,通过绿化达到净化、美化环境的效果。
表八 验收结论及管理要求
一、验收监测结论:
1、验收监测结论: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该工程基本落实了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的有关措施,做到了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监测期间,公司无组织颗粒物监测结果表明:三个监测点颗粒物排放浓度最大值为0.505 mg/m³,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中无组织排放周界外监控浓度限值(颗粒物周界外最高浓度点:1.0 g/m³)。 有组织废气监测结果表明,监测点颗粒物排放实测浓度最大值为52.8mg/m³,折算浓度58.7mg/m³。二氧化硫排放实测浓度最大值为30mg/m³,折算浓度33mg/m³。氮氧化物排放实测浓度最大值为87mg/m³,折算浓度97mg/m³。均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1中标准浓度限值。
(3)项目实现废水循环利用,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厂区灌溉绿化和相邻农田灌溉;厂区建有雨水沟渠,初期雨水收集后用于用于生产喷淋降尘、车辆清洗和厂区洒水抑尘,不外排。
(4)噪音噪声监测结果表明:1#、2#、3#监测点位昼间噪声范围值为50-54dB(A),夜间噪声范围值为40-44dB(A),项目东、南、西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1类标准限值要求;4#监测点位昼间噪声范围值为56-57dB(A),夜间噪声范围值为52-54dB(A),项目北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4a类标准限值要求;
(5)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料全部回收自用制砖不外排。办公区产生的生活垃圾,垃圾桶收集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针对麻城市鑫亿源环保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废弃石渣生产机制砂项目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需进一步落实环评报告及批复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严格安全生产制度,严格日常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素质和水平,加强厂区三级防控体系建设;
三、结论
根据现场验收检查和监测结果,《利用废弃石渣生产机制砂项目》未超出环境影响评价时确定的生产规模和工艺线路,各项环保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时能满足污染物达标排放的要求,该项目符合竣工环保验收的要求。
四、日常环境管理要求
1、现场的日常环境管理
①设专人进行环保设施的日常巡视检查并记录设施运行情况;
②定期对环保设施进行设备保养,维修,确保各项环保设施稳定达标排放;定期清理循环池内沉渣,严禁生产废水外排。
③固废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处置。
2、日常环境监测
项目在运行期应实行环境监测,以验证环境影响的实际情况和环境保护措施的效果。监测计划如下表:
表8-1 日常监测方案一览表
类型 | 监测位置 | 监测项目 | 频次 | 备注 |
废气 | 厂区无组织监控点设置 4 个监测点 | 颗粒物 | 每年度 一次 | 委托有监测资质的第三方单位实施监测 |
锅炉 | 烟尘、SO2、NOX | |||
噪声 | 四面厂界外 1m 处 | Leq(A) | 每季度 一次 |
|
固废 | 统计全厂各类固废量 | 统计种类、产生量、 处理方式、去向 |
每月统计 1次 | / |
一、附图
1、项目地理位置图
2、项目周边关系图
3、项目平面布置图
4、项目监测点位布置图
5、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包络线图
6、企业环保设施现场照片
(1)雨水收集池
(2)布袋除尘
(3)车辆加盖篷布
二、附件
1、环境影响评价批复
2、验收监测报告
3、垃圾处置协议
4、石粉处理协议
5、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
三、附表
建设项目工程竣工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登记表
编制单位:江苏玖清玖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
2019.11.28
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项目周边关系图

附图3:项目平面布置图

附图4:项目监测点位布置图

附图5: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包络线图

附图6:企业环保设施现场
(1)雨水收集池

(2)布袋除尘

(3)车辆加盖篷布


建设项目工程竣工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登记表
填表单位(盖章): 填表人(签字): 项目经办人(签字):
建设项目 | 项目名称 | 利用废弃石渣生产机制砂 | 建设地点 | 湖北省麻城市中馆驿镇喻岗村 | |||||||||||||||||||||
建设单位 | 麻城市鑫亿源环保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邮政编码 | 438300 | 联系电话 | 18972746868 | ||||||||||||||||||||
行业类别 | 其他建筑材料制造 | 建设性质 | 新建 改扩建√ 技术改造 | 建设项目开工日期 | 2018年12月1 | 投入运行日期 | 2019年3月1 | ||||||||||||||||||
设计生产能力 | 年产量为10万吨机制砂 | 实际生产能力 | 年产量为10万吨机制砂 | ||||||||||||||||||||||
资总概算(万元) | 100 | 环保投资总概算(万元) | 12 | 比例 | 12% | 环保设施设计单位 | |||||||||||||||||||
实际总投资(万元) | 100 | 实际环保投资(万元) | 12 | 比例 | 12% | 环保设施施工单位 | |||||||||||||||||||
环评审批部门 | 麻城市环境保护局 | 批准文号 | 麻环审[2019]29号 | 批准时间 | 2019年4月28号 | 环评单位 | 重庆丰达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 | ||||||||||||||||||
初步设计审批部门 | -- | 批准文号 | -- | 批准时间 | -- | 环保设施监测单位 | 湖北华一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
环保验收审批部门 | -- | 批准文号 | -- | 批准时间 | -- | ||||||||||||||||||||
废水治理(万元) | 废气治理(万元) | 11.5 | 噪声治理(万元) | 固废治理(万元) | 绿化及生态(万元) | 0.5 | 其它(万元) | ||||||||||||||||||
新增废水处理设施能力 | -- | 新增废气处理设施能力 | -- | 年平均工作时 | 1600小时 | ||||||||||||||||||||
污染物排放达标与总量控制(工业建设项目详填) | 污染物 | 原有排放量(1) | 本期工程实际排放浓度(2) | 本期工程允许排放浓度(3) | 本期工程产生量(4) | 本期工程自身削减量(5) | 本期工程实际排放量(6) | 本期工程核定排放总量(7) | 本期工程 “以新带老”削减量(8) |
全厂实际排放 总量(9) |
全厂核定排放总量(10) | 区域平衡替代削减量(11) | 排放增减量(12) | ||||||||||||
废水 | |||||||||||||||||||||||||
化学需氧量 | |||||||||||||||||||||||||
氨氮 | |||||||||||||||||||||||||
石油类 | |||||||||||||||||||||||||
废气 | |||||||||||||||||||||||||
二氧化硫 | 1.300 | ||||||||||||||||||||||||
烟 尘 | |||||||||||||||||||||||||
氮氧化物 | |||||||||||||||||||||||||
工业粉尘 | 3.200 | 4.164 | 7.346 | ||||||||||||||||||||||
工业固体废物 | |||||||||||||||||||||||||
与项目有关的其它特征污染物 | 非甲烷总烃 | ||||||||||||||||||||||||
本站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
网站建设维护